|
活动屏风从古至今<二>另外还有露天环境下,官家园林,深宅大院的入口,活动屏风通常也有大块作为遮挡,形成一道曲折的小径组成的半封闭私密空间,避免闲杂乱入的误会,名字叫做罘罳。
南唐李后主某次召宠臣冯延巳入宫,冯走到宫门口不敢前进,后主久等不来,便派人前去查看,原来冯见到门口站着一位宫嫔,为避嫌故不敢上前。后主觉得奇怪,亲往门前查看,原来是进门的大屏风上画着一位亭亭玉立的仕女,因为过于生动细致,被双眼近视的冯延巳误认为真人。
室外活动屏风因为多遭风雨侵袭,木质的很难保留长久,后来干脆砌成一堵墙,这就是今天很多北方建筑中常见的影壁,成语中有“祸起萧墙”常用以比喻肘腋之灾。
有些活动屏风没有任何底座,仅靠折角提供稳定
活动屏风的表面主要是糊绢,最简单的就是一片纯白的素屏风,唐代白居易自称素屏居士,还写了一篇素屏谣,其中说到:
夜如明月入我室,晓如白云围我床。
我心久养浩然气,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。
而另一极端是“皂罗糊屏风”,因为古人认为五色损目,只有黑色是养目的,所以南唐时期有日中书的黑色屏风。
最高级别的高古屏风表面往往并无太多装饰:礼记上所说周天子斧扆的概貌在《三礼图》中就有体现,带有比较简单的支脚,屏面有围框,中央九宫格的方式画上锋刃雪白的斧子。
这种一国之君的屏风,总要有点看似高尚的寄托,唐太宗李世民寝殿屏风上密密麻麻的全国县级干部个人信息资料,既是实用的政务iPad,又是很适合在朋友圈疯传的领导座右铭。
这样的作秀不光大唐有,南宋时期皇宫选德殿内御座后也有一堵分列诸道名、监司、郡守名字,并在背面画上全国政区、疆域的金漆大屏。
但毕竟活动屏风表面的绢帛,可以当做天然的画布和诗笺,而且和居室中的人终日相对,搞成茫然一片非黑即白到底不好看。上文说到的战汉和魏晋的出土屏风都是“带彩”的实例,当然随葬的屏风上大多是无名工匠,而丹青大家率性挥洒也早在两汉使其就成为了一种风尚。
孙吴时曹不兴误点成蝇的典故至今千百年来传为佳话,后世富裕之家请名人在屏风上题诗作画者更是不胜枚举。
唐代诗人张籍曾亲睹大画家王维所画的山水障,诗中有句曰:
日月中堂见,江湖满座看。
以画马知名但一生坎壈的曹霸也经常被达官贵人请去画屏,杜甫在诗中就说到:
贵戚权门得笔迹,始觉屏障生光辉。 上一篇活动屏风从古至今<三>
下一篇活动屏风从古至今<一>
文章分类:
行业资讯
|